本网讯(通讯员 黄怡文)为深入贯彻最高检“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工作安排以及“检察业务专家、标兵能手上讲台”活动要求,进一步提升检察干警知识产权刑事保护履职能力,10月31日,硚口区人民检察院组织开展了“星光讲堂”第七讲暨知识产权刑事保护专题学习活动。本次活动以“以案释法:知识产权刑事保护的检察视角”为主题,特邀重大犯罪检察部检察官袁星主讲,由部门副主任刘诗洋主持。全院40岁以下青年干警参加本次活动。
袁星首先从国家战略、检察机关职责及基层实践三个层面系统梳理了知识产权刑事保护的现状。她表示,在当今时代,知识产权已成为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国际竞争的核心要素,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必须强化司法保护,深入推进专业化建设。
随后,袁星将话题聚焦于硚口区人民检察院在知识产权保护领域的实践探索与初步成效。自保护科技创新专项行动开展以来,硚口区检察院紧密围绕省、市检察院的专项部署,从多个方面精准发力:着力打造专业能力过硬的办案团队,提升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办理水平;积极凝聚各方协同保护力量,形成打击侵权行为的强大合力;主动为企业提供精准且贴心的服务,助力企业创新发展。通过积极开展立案监督等实践工作,该院成功实现了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办理的零突破,充分彰显了检察履职在打击侵权、维护创新中的支撑作用。
在犯罪类型解析环节,袁星结合《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详细阐述了侵犯商标权、著作权、专利权和商业秘密等四类常见犯罪,重点说明了假冒注册商标罪、侵犯著作权罪等构成要件及入罪标准。为了使讲解更加生动形象、易于理解,袁星还精心挑选了最高检发布的一系列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剖析,通过具体案例,生动阐释了检察机关在立案监督、全链条打击、综合履职中的实践路径。同时,袁星还突出强调了“一案四查”、行刑衔接等机制在提升知识产权保护质效中的关键作用。
交流讨论中,干警们围绕实务中常见难点踊跃提问,现场气氛热烈。大家一致认为,此次学习进一步厘清了知识产权刑事案件的认定边界与履职要点,为破解办案堵点、提升综合保护能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下一步,硚口区人民检察院将继续深化知识产权检察综合履职,加强跨部门协作与典型案例指导,推动构建检察“大管理”格局,为服务区域创新驱动发展与营商环境优化贡献更强法治力量。